2016年12月28日 星期三

《反思之峰》:關於反思的十種描述

「反思就如同營火,好不容易升起火後,你可以加油添柴的燃起熊熊火焰,使人覺得炙熱而遠離火焰,也可以小心謹慎的顧好營火,吸引人們在溫暖的火光旁持續反思。」



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「引導反思就像是花椰菜,有時候你覺得它只是盤平淡的小菜,實際上它卻是餐點中最富有營養的佳餚,但如果攝取過於頻繁,人們還是會說:喔不,花椰菜你別再來了!」




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「一大堆的引導反思技巧就像是文法規則,文法告訴我們如何寫好一封信,但是文法沒有告訴我們什麼適合寫,或是該怎麼寫得漂亮。」



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「反思有時就像是個選擇題,學生常常花了大半時間,猜測哪個選項是老師心目中的最佳答案。」








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「反思就像是在惡劣的天氣攀登一座山,這是一個相當特別的時刻,當我們登上峰頂時,原本不清楚的景象都將變得更清晰。」



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「引導員的反思過程就像是使用釣具工具箱,釣客添加新的設備和新奇的配件到工具箱裡,但還是習慣依賴同一些舊有的釣餌去釣到魚。」




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「反思就像慢速壘球,投擲者把球放慢拉高,讓每個人都可以玩,但這不代表遊戲就變得容易。」



 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「反思就像是冰淇淋,任何風味的冰淇淋都優於沒有提供冰淇淋。傳統式問答法是屬於香草口味的冰淇淋,它是可靠的標準口味。為了推出像香草口味一樣好的冰淇淋,引導員不得不嘗試一些新的口味,有時導引出一種巧克力碎片加上甜麵包的混合口味,有時則是像加了兩杓大蒜冰淇淋的走味餅乾。」
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「反思就像是駕馭打檔車,當它換檔順利時,乘客幾乎不會感覺到齒輪轉換;相反的,當它換檔不順的時候,引擎就會發出刺耳的聲音然後熄火。」




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「反思就如同播種一顆蘋果種子,種植者可能會看到種子發芽,但樹要結出果實需要花較長的時間。」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